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龚琳娜:舞台是我的“桃花源”

2013年10月15日 09:45
来源:北京晨报

因为多年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更让她有着强烈的“思故乡”和“寻找桃花源”感受,因此在演唱时也投入巨大情感,感染观众的同时,龚琳娜自己也不由落泪,赢得剧场雷鸣掌声。龚琳娜在舞台上说:“之前在国外生活时,我是冲着大山在唱歌,那里人烟稀少真的像是桃花源。这几年我定居在北京,经常有雾霾的天气,我就想,那么我们城市人的桃花源在哪里呢?也许我的桃花源就在舞台上。”

这台“礼乐和鸣”多媒体音乐会具有实验色彩,周代雅乐、清代中和韶乐祭祀舞蹈、唐代大曲以及汉乐府诗歌《凤求凰》都以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呈现,舞台上用简洁的灯光勾勒出北京天坛的造型,既有美妙的乐声又有崭新的视觉冲击力,融合得别有趣味。而一首由南管名家王心心填词的南管风格的《心经》,让这部佛教中的重要作品在舞台上的点点烛光中静谧幽远地呈现出来。

本届音乐节共有17个单位带来6台演出,之前开幕式是由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和台湾南华大学雅乐团带来的大型祭祀礼仪及雅乐舞演出,此后日本天理大学带来雅乐《兰陵王》,韩国汉阳大学带来《大吹打》和《笛子正乐》。还有在天坛公园神乐署演出的“坛乐清音”专场音乐会等,这些音乐会向观众普及了中国的礼乐文化,也丰富了观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中华民族人格教育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方式。这些音乐不再像以往那样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通过音乐和演出的形式传达给观众,存于中华文明的血液记忆中。

[责任编辑:陶颂] 标签:桃花源 龚琳娜 舞台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