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梦瑜

峰霜组合

金钟奖上海赛区决赛专业评委坐镇
近日,“2011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上海赛区的激战刚刚结束,虽然上海十强也是个个实力不俗,但不少有实力可能走得更远的选手因为对赛事了解不够,选歌不当等遗憾地离开了金钟奖的舞台。那么,金钟奖有什么“通关秘诀”呢?
攻略一:唱法要时尚 炫技不足取
选手案例:马斯聪
在没来参加金钟奖之前,马斯聪在上海就已小有名气。在沪上一档名为《全家都来赛》的节目中,马斯聪和他的父母表现优异,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1990年出生的马斯聪,来自音乐世家,而他本人目前也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天子骄子,却在当天的比赛中败下阵来,他全情投入演唱的《新不了情》,被评委谷峰点评为:没有流行音乐的感觉。
评委谷峰老师对马斯聪的淘汰一再表示惋惜,他说:“马思聪的本钱特别好,他被淘汰让人遗憾。可惜他唱歌不会用‘巧劲’。”究竟选手怎样使出巧劲,将自己的实力倾巢发挥呢?谷峰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参赛选手首先需要了解这个比赛的宗旨和性质,前期要下足功夫。流行不是不能唱老歌,关键是唱法。不能陶醉在自己的唱歌方式里,或一味炫耀高难歌技,既与这个流行音乐比赛的风格脱节,也不关注观众的感觉。”
攻略二:要选适合自己的歌
选手案例:钟舜傲、徐梦瑜
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钟舜傲,当天演唱了王力宏的名作《改变自己》,造型、演唱都堪称完美,结果还是遭到淘汰。按理说来,这首歌算是流行歌曲了,为什么依然未入评委“法眼”?究竟,选手们该如何去选歌?
评委张全复分析说:“评委是会有审美疲劳的,建议不要选择大家太过熟悉的曲目,比如陶喆、王力宏等。除非是完全融入自我风格的全新演绎,如果只是模仿,大家很容易跟原唱比较,一比较就容易发现问题,你的缺陷也就暴露了。更不要轻易选择诸如《寂寞先生》这种超高音难度大的歌曲,不是飙高音飙得好就能晋级。其实选择好听的歌,同时能融入自己的风格、感情来演绎,最能博出彩。”
对于已经晋级的上海赛区选手徐梦瑜,王晓峰表示:“建议选手不要只是单一的模仿,徐梦瑜能把王菲的歌演绎传神,唱功没话说,但如果向往后走,必须加入自己的东西才可以。”而评委刘麟也认为:作为一个歌手,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品,要把自己的特点和演唱的作品密切结合。好听是首要的,而不是仅仅炫耀了自己的演唱技巧。”
攻略三:造型要养眼 表现要自然
选手案例:相兵堂、侯梦亮
相兵堂是当天现场最投入的选手,一曲《眼色》演绎得深情动人。但特别的造型却让评委们大跌眼镜。谷峰老师直言不讳地说:“尽管你这一轮比赛比上一轮唱的好,但造型是缺憾。大帽子大眼镜,脸都遮住了一半,而且投入的表情有点过了,所以闭眼听你唱歌比睁眼看你唱歌要舒服很多。”
而上海赛区另一位进入20强的选手,颠覆50进20比赛时舞台形象的侯梦亮,弄了新造型,还把头发改成花白色。对此谷峰指出:频繁变换造型并非好事,声音才是你的本钱。因为心的安定对音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声音好坏,比赛输赢,大家是否记得住你与造型创新变换并无直接关系。
关于选手造型,评委谷峰说:“‘捯饬’可以,但千万别瞎捯饬。”谷峰认为,选手们在外形展示上产生了一些误区:“建议我们的选手不要学欧美已经成名的歌星,他们的风格不是说学就能学的。盲目模仿往往产生反作用,找到真实自然的自己最重要,现在谈‘变换’造型,追求百变风格等为时过早,还是花心思在唱歌和选曲上最重要。”
攻略四:慎选英文歌
选手案例:峰霜组合
纵观金钟奖上海赛区20进10的比赛,比起之前的选拔,选择英文歌的选手少了许多。是评委更喜欢中文歌吗?但在最后女子组的pk赛里面,唱英文歌的反而战胜中文歌的选手,又是何解?对于金钟奖的比赛,究竟是唱英文歌还是中文歌好呢?英文歌,到底唱还是不唱?
该不该唱英文歌?评委王晓峰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不是不能唱英文歌,但是不能连续两场比赛都唱英文歌。我们毕竟不是英文歌曲大赛,而是中国流行音乐大赛。”王晓峰认为:“有些歌手唱英文歌很棒,但唱中文歌比较弱。我认为一个真正好的歌手要全面,中英文歌都应该唱好。近年来,看到不少歌手一味唱英文歌,一到要唱中文歌的时候就不知所措。中英文演唱水平相差千里。比如今天的峰霜组合,女生的英文歌非常棒,但今天pk环节演唱中文歌时声音立刻大打折扣,要不是男生唱中文歌的音色突出,可能很难胜出。”
在上届比赛中,就有选手英文歌突出,中文歌水平欠奉而遭淘汰的先例。所以,现在金钟奖舞台上走得更远,唱好中文歌,是每一位选手的必修课。
深圳卫视自6月4日起每周六、周日中午12:30播出各分赛区决赛,其中6月4日(周六)中午12:30上海分赛区决赛,6月5日(周日)中午12:30北京分赛区决赛,精彩不容错过。
“2011中国音乐金钟奖”上海赛区10强名单
男子组:侯剑、杨连俊、肖力志、刘籽辰
女子组:李炜铃、廖依依、徐梦瑜、沈漫雨
组合组:SPECIAL组合、峰霜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