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从《桃姐》走红析文艺片新潮(组图)

2012年03月20日 20:10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桃姐》走红 叶德娴凭此片一再获封后

《桃姐》走红 叶德娴凭此片一再获封后

很文艺的《桃姐》与来自好莱坞的《战马》正在国内电影院线摆擂“对攻”。最新票房排行显示,《桃姐》并非“弱女子”,自3月8日上映以来,票房已超过许鞍华导演作品在内地的总票房纪录。《桃姐》的走红,在2012年新春影坛刮起了一股清新文艺风。

一段时间以来,文艺片总被冠以“小众”、“个性化”、“非商业”、“中小成本”等标签,以区别于商业大片。不过影评界认为这样的界定未免狭隘。

“不可否认,文艺片更突出个性化风格,但一部成功的文艺片,也不能完全是导演的‘自言自语’和‘自娱自乐’。2011年堪称是中国文艺片新作不断的一年,我们看到了《观音山》、《最爱》、《转山》、《钢的琴》等令人眼前一亮的片子,包括《桃姐》,也是在这一年问世的。”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对记者说。石川认为,在市场化背景下出现的文艺片新风潮,显现出创作日趋多元化的态势。“从现实主义、纪实风格,到超现实主义的寓言式表达,文艺片导演们的拍摄手法正日趋纯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以主流大片为支柱、类型片为基础、中小成本影片为补充的影片生产格局正逐渐形成,多元化的供需结构为文艺片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市场是靠‘养’出来的。”石川教授分析,从目前国内市场的供需看,相对商业大片而言,文艺片的供给数量和渠道保障仍显不足。从长远看,片源结构日趋多元化,符合电影制作和传播规律。

令文艺片导演们欣喜的是,有别于大片抢占大院线档期的放映模式,国内“文艺片点映”的先行先试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悄然展开。继北京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率先打造文艺片专门放映场所后,由上影集团联和院线牵头的“长三角地区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也已悄然启动一个月,覆盖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7座城市的9家影院。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认为,另辟“战场”后,多点“周周映”模式,有望形成文艺片放映的规模效应,为艺术新风潮吹响“集结号”,也是为今后打造艺术类院线探路,给有口碑的文艺影片新的“冒尖”机会。

在“文艺片点映”的探索过程中,也有专业人士呼吁政府部门在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上向文艺片创作、投资、发行等倾斜。“关键还要看有没有过硬的作品,从这一点看,文艺片的价值也要送到市场上去检验。”石川说。

“不能一遇到市场的‘冷脸’,就拿‘文艺片’这个标签来找借口。”上世纪90年代末以《洗澡》剧本一举成名的编剧兼导演蔡尚君认为,除了积极开拓放映渠道,探索文艺片创作和发行的规律也至关重要。许晓青 于希旖 CFP图

标签:文艺片 桃姐 石川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