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泰坦尼克号》3D版重映 陆川:商业片也能打动人

2012年04月09日 10:04
来源:潇湘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皮乐(本土影院经理)

标志物:电影院

“坐飞机去南宁抢片子”

1998年《泰坦尼克号》刮起的那股旋风,也同样在长沙电影市场掀起了一股观影潮,昨日,当时长沙电影公司电影经营部经理皮乐回忆当年的情景,觉得很奇特,“这部电影是越演越火,放映了一个月,到后面人都不见少。”当时,《泰坦尼克号》的票价是30块钱,是进口片票价最高的一部,但高票价显然没有挡住观众的热情,据皮乐回忆,当时一天的票房可以拿到几十万,堪称奇迹。刚刚有了数码立体声的长沙电影城,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将近600万的票房。

皮乐回忆,当时长沙电影城有7个厅,全部都是放映《泰坦尼克号》,场场爆满不算,还得加场,最后拷贝不够了,只能去外地借片子。“当时我们派人跑到广西南宁去拿片子,拿了片子立马坐飞机赶回来,下了飞机就直奔影城,中间完全没有休息时间。”

刘芸(演员) 标志物:莱昂纳多的海报

床头贴过海报的唯一男明星就是他

刘芸回忆,1998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时,她还在舞蹈学校读书。“当时没有去电影院观看,后来买了影碟在家里看的,但是光看影碟就觉得那场面让人印象深刻。”刘芸笑言,当时看电影还不是一种很时髦的休闲方式,但是看了《泰坦尼克号》后,“整个宿舍一夜之间,都贴满了莱昂纳多的海报。我记得从小到大,床头贴过海报的唯一一个男明星就是莱昂纳多,当时全宿舍都迷他。而且那个时间段,我也只迷恋过这个男明星。”

至于迷恋到什么程度,刘芸告诉记者:“就是一见到关于他的东西就买了,海报啊,笔记本啊,卡片啊,凡是有他的头像的,就都买了。大家很大一部分零用钱都花在这上面了。那时候女同学没事就凑在一块聊莱昂纳多,他可以说是所有女生的梦中情人。”刘芸说,因为在舞蹈学校女生居多,“所以讨论温丝莱特的人不多,不过席琳・迪翁的歌,大家没事也哼唱几句。”

邓家佳(演员) 标志物:鼠标垫

“图案都磨没了,也没舍得扔”

《泰坦尼克号》14年前在国内上映时,邓家佳是和同学一起跑到电影院去看的。“当时电影票也不贵,就是5块钱左右。看完后,就觉得莱昂纳多怎么这么帅呢?”邓家佳还透露,“后来同学之间讨论还不过瘾,索性张开手臂,模仿电影里杰克和露丝在船头双手伸开看落日的情节。”

海报、卡片这些电影的衍生产品邓家佳都没少花钱,“我还买了一个泰坦尼克号的鼠标垫,用了好几年,后来上面的图案都磨没了,也没舍得扔。”《泰坦尼克号》还让邓家佳迷上了席琳・迪翁,“买了好多她的磁带,有小半个抽屉那么多。在家里不停地听,不停地学。”当时大街小巷传唱的都是席琳・迪翁的歌,“我不但自己一个人哼唱,还和其他同学一人一句地接唱。在当时,《My heart will go on》这首歌,随便拉出一个同学都能哼几句。尤其是班级聚会的时候,能够完整唱出这首歌的人会让大家当偶像一样崇拜,觉得特洋气。”

毕成功(影评人) 标志物:电影原声CD

百听不厌,听到上面都是划痕

1998年,毕成功还在读高一,“当年知道这个片子上映,我们班近一半的同学就结队去电影院看。用学生证买票就几块钱,也不贵。”谈及观影的感受,毕成功大笑,“就觉得导演太奢侈了,太考究了,演员也很拼命。包括船舱的布局,都在现实的环境里拍,而且听说拍摄那些沉船的画面,演员还要被吊起来,很惊讶。”

为了考究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毕成功还专门去买了本讲述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的书。此外,他还买了一张电影原声CD,“我花了60多块钱,当时的原版CD特别贵,在那个年代,60多块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数额。因为当时我在给一本游戏杂志写游戏攻略,这笔花销相当于我三篇稿子的稿费。”毕成功还告诉记者,“现在我都记得那张CD的封面,是个蓝色的底色,然后上面中间是一个船头,左边是莱昂纳多的头像,右边是温丝莱特的头像。这张CD我百听不厌,后来听到上面都是划痕。”后来多次搬家,毕成功总是带着这张CD,尽管它已经无法再发出声音。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