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周锦堂:好作品 应贴近时代与生活(组图)

2012年05月18日 01:45
来源:武汉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记者王娟

记者王娟

提到周锦堂,许多观众会立马想起《搭白算数》中满口龅牙的“周摆平”,以及汉派小品《招聘》、《五十块钱》中的角色,这些角色的精彩及传播之广,几乎让人忽略了他在《张之洞》、《春夏秋冬》等话剧中的精湛表演。实际上,在他的舞台生涯中,话剧和汉派小品的创作就像一架天平,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分量。

日前,刚刚结束了喜剧《步步惊心》演出的周锦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代文艺工作者重温“延座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时代脉搏,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作品,与观众共鸣。

周锦堂主演的第一部戏是话剧《于无声处》,那时他刚从部队转业到武汉话剧院(武汉人艺前身),也因为这部戏爱上舞台:“我在剧中有一大段很有爆发力的台词,每次演到这里时台下一片抽泣声,那种感染力让我觉得作为演员是多么幸福,这种魅力至今还在诱惑着我。”

舞台上的幸福,意味着舞台下的煎熬。在周锦堂看来,不论是话剧还是小品,只要是好戏,都是“熬”出来的。主演《张之洞》时,他面临巨大挑战:全剧一半的台词都出自他的口中,还都是文言文,“急啊,几乎是一夜之间就白了头”。《张之洞》最后大获成功。

这种煎熬,也让他养成了一个神奇的习惯:每到思维卡壳时,只要睡上一觉,总能在半梦半醒之间突发奇思妙想。“周摆平”的经典台词“把黄鹤楼和龟山电视塔换个位子”,以及《招聘》中“什么交大?我是外婆教大的”,都是他梦中的神来之笔。

和严肃话剧相比,周锦堂创作的汉派小品和小品剧更广为人知。他说,这些作品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生活气息浓郁,和观众没有距离。去年底上演的汉派喜剧《步步惊心》,由周锦堂和儿子周际合作,担任监制的周锦堂在舞台上只是一片“绿叶”,他把舞台拱手让与年轻人:“做这部戏就是想学习年轻人的表达方式,紧扣时代的气息和脉搏,用现代元素与观众达成共鸣。”

周锦堂自嘲在生活中是个“奥特曼”。刚开始排练时,他不太理解年轻人为何坚持用《步步惊心》命名,也无法理解“史密达”传达的“笑果”。为了跟上潮流,他特意换了苹果手机,跟着年轻演员学着玩微博。这些摸索的经历,经过他的创作都变成了“包袱”:“什么叫@,就是我要"昂"你的时候,就在网上@一下你。”

周锦堂说,如今网络发达,小品、喜剧的创作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作品结构就更为重要,“让戏剧结构的张力超越语言的"笑果",这才是艺术的魅力”。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成立汉派小品研究会,希望能集合更多创作力量,提升汉派小品的创作实力,在全国扩大影响。

记者刘洪洋 摄

周锦堂,国家一级演员,在话剧舞台、银幕上塑造了200多个艺术形象。主演《于无声处》、《春夏秋冬》、《张之洞》等多部话剧,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多年来从事汉派小品的创作,2006年、2010年分别以小品《招聘》、《五十块钱》闯入央视春节晚会,曾获CCTV全国喜剧小品大赛优秀作品奖、“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奖三等奖;主演的汉派小品剧《搭白算数》等在汉上演百场;出演过《走过柳源》、《至高利益》等多部影视剧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