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刘索拉:中国传统音乐无可比拟(图)

2012年05月24日 09:37
来源:百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刚刚开幕的第十届北京现代音乐节上,著名音乐家、作家刘索拉不仅要主持论坛,还要上演自己的作品《自在魂》,以及与叶小钢合作的作品《喜马拉雅之光》。刘索拉的音乐创作游走于歌剧、音乐剧、交响乐、蓝调、摇滚等不同门类之间,电影配乐《无穷动》《十三棵泡桐》等征服了无数拥趸。采访中,刘索拉回忆了当年和叶小钢、瞿小松、谭盾同窗的旧事,同时指出了当代美学的误区,认为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音乐无可比拟。

记者:这次音乐节中,除了策划论坛,你还将演出作品《自在魂》,以及和叶小钢合作的《喜马拉雅之光》,请介绍一下两部作品。

刘索拉:《自在魂》是我2009年在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和丹麦皇家歌剧院首演的作品。当时是给西方古代乐器乐队写的,这次将用中国民间乐器古琴、箜篌和箫代替西方乐器,并请视觉艺术家王建伟参与创作。这是母亲与女儿的对话,是我献给我母亲的作品。而叶小钢的《喜马拉雅之光》也是我创作的,是一部干干净净的清唱剧。

记者:很多人把北京现代音乐节称作你们“一年一度的同学会”,老同学郭文景、陈其钢、谭盾都曾在音乐节上用作品对话。你怎么看你们这一代作曲系的同窗?

刘索拉:再也不会有哪一届同学像我们当时那样了。我们特别抱团,以前没见过这么好的同学,以后也不会再有了。跟老师关系也很好,毕业时系主任都哭了。这是音乐节的第十个年头了,我们班的人都在。很少能找到一个班级像我们这样,上学时互相较劲,工作以后还互相认账。

记者:谈谈你们班的“四大才子”吧。

刘索拉:其实我们这届有很多有才华的同学,当时竞争特别强,特别蔫的比赛都使劲拱,后来我说退学算了,这帮人真累。年轻时恨不得谁都看不上谁,后来都有自己的成就,会互相帮忙、欣赏。二年级时,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特别轰动的音乐会,叶小钢弹钢琴踩踏板时就跟摇滚乐一样,我觉得特震撼。我们对好学生的定义是“才华横溢”,我们班郭文景、瞿小松和叶小钢,都是这样的好学生。

记者:你为什么倡导剧场文化?你觉得现场音乐、讲座同媒体转播的有什么不同吗?

刘索拉:比如现在很流行微博直播,我就不赞成,我还是喜欢现场的真实呈现。一些表演和讲座者,一旦知道对着镜头,说话的表演性就更强。如果我们鼓励大家在所有场合都是表演,我们将失去很多特别宝贵的研讨机会。所以我们有摄像、速记、同声翻译,因为每个人发言都很宝贵,记录下来这些最经典的发言,然后集结成书,以后也许就是最宝贵的大学教材。

记者:你早年间还有很多摇滚乐的尝试,《蓝天绿海》成为中国第一部摇滚歌剧,为什么现在反而钟情传统文化了呢?

刘索拉:年轻时听不进去,但岁数越大,就越想知道这些传统。当年做摇滚就是因为年轻,有热情。到国外后发现摇滚到最后就是商业音乐,也就没什么可做的了。我是做音乐的,还想往前走。

记者:你很喜欢中国传统音乐,甚至戏曲音乐,作为学习现代音乐的作曲系学生,你怎么评判中国五声音阶和“巴赫12音”。

刘索拉: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没的比。巴赫有12个音,中国传统音乐只有5个音。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你去听一听那些遥远的古曲,会觉得很像在听现代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无调无旋律,也有12个音,非常丰富。只不过,现在声音都变规矩了。

记者:我们都知道你和崔健这些摇滚先驱关系甚密,有没有你喜欢的摇滚乐队呢?

刘索拉:我经常去民间采风,也听流行,但是我从来不听周杰伦。摇滚乐一直在发展,现在的摇滚乐已经不是我们当年的状态了。我很喜欢一支名为阴三儿的北京说唱乐队,我特别喜欢和那些“80后”聊天,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终于和我相似了。不过,在讲座现场,我给这些年轻人推荐的音乐并不前卫,我们更需要年轻人与我们的传统情怀产生共鸣。

记者:你在外游历了20多年后决定回国做音乐,这是为什么?

刘索拉:如果总是拿世界来对比中国,没有办法真正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但是如果我回到中国,真的在中国做事,就能更理解中国音乐家的状况和困境。 新报记者 翟翊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