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娱评:人艺建院60周年 舞台是生活的另一片天空

2012年06月13日 08:55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学术这个词好像离大众很远,但对“不学无术”肯定耳熟能详。所以学术,实际上就是好学、有术的意思。读人艺建院6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报道,会更加体会到这两方面的内涵。

焦菊隐曾给李婉芬导《四世同堂》――天上下着小雨,大赤包举着毛巾、护着头跑上场来,想挤到小茶馆门前的人群中一块儿避雨。李婉芬几次都没过,这时焦先生说话了:“脚下边有小水坑,不得左边跳、右边迈的过来吗?”这就是好学,老北京少见如今的柏油马路,土路坑坑洼洼,下雨容易积水。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体会,就难以从生活中找到戏剧,更别说让戏剧充满生活气息了。导演焦菊隐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舞台上要一片生活”的艺术思想,是对此的理论概括。这种艺术思想并非要模仿生活,而是提倡留心处处皆学问,然后在舞台上加以变化,从肢体、台词到表情、心理。如此才能给演员更广阔的表演空间,而不是哪个时代的戏都一股时下腔调。这在电视剧领域尤甚。且不说表演,服装、道具、化妆就常常不过关。可你看人艺梁冠华演的“张大民”和“狄仁杰”却各有各的精彩。

那么“有术”则是创作方法论。曹禺先生说,剧作家创作之初必有一个场景,或清晰或模糊存在于脑海里,人物、事件、情节的发展最终一定导致这个场景的出现,这场景就是必演景。这就是指艺术创作的潜意识对生活的再辨认和再记忆。很多电影都遵循这一创作方法,比如《指环王》系列,从人物描述到场景选择必须通过画家对导演的图形化解读,来确定演员选择的标准和拍摄地点的考量。表面上形似根据目击者描述绘制犯罪现场和嫌犯样貌,实际上从艺术角度是把戏剧悬念化和隐喻化。通俗地讲,即拿什么给演员说戏,调动表演积极性。

难怪著名戏剧导演徐晓钟高度评价北京人艺称:“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创立了民族表演学派的基本原则,奠定了自己的美学传统基石,提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同时用自己的舞台艺术实践,培养了一批有健康审美观的观众”。人艺的学术不仅仅呈现在教科书里,重要的是传承在每一代演员、导演的生活基因里。

标签:人艺 舞台 焦菊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