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钢琴隐者”朱晓玫

2012年06月24日 09:45
来源:百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本报记者 陈宽

今年8月,法国国际钢琴音乐节将在普罗旺斯举办,这个享誉世界的钢琴盛会上,有两个中国面孔颇为引人注目。一个是青年女钢琴家陈萨,另一个叫朱晓玫;

刚刚结束的2012年高考,辽宁卷的语文作文题,阅读的材料是一个“大隐隐于乐”的女钢琴家的生平,这个女钢琴家的原型,即为朱晓玫;

朱晓玫,一个在国内古典音乐圈尚且陌生的名字,在不久前,因为一条微博而突然走红。

此前的32年,她一直蛰居海外,默默弹琴,近50岁时才出版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引发欧洲音乐界的震惊。她与钢琴鬼才古尔德被并称为演奏巴赫音乐的“并峙双峰”。

朱晓玫究竟是谁?

她像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

去年7月,知名音乐人李广平发出了一条微博,在将近3万次的转发中,国内乐迷知道了朱晓玫李广平的微博中,称她为“真正的钢琴大师”。

在这条微博的链接里,有朱晓玫弹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的视频,其中,朱晓玫以行云流水的演奏,感染了许多人。

1999年,Harmonia Mundi唱片公司发行了朱晓玫的《哥德堡变奏曲》,被各古典音乐杂志评为五星级唱片,十几年常卖不衰。

美国巴洛克音乐专家布雷德利·雷曼将这张碟和加拿大钢琴大师格伦·古尔德1959年的演奏录音称为“并峙的双峰”。

为什么如此优秀的钢琴大师,我们到现在才知道她?

古典音乐爱好者张克新曾在巴黎拜访过朱晓玫,他说,自己也是在偶然间才知道了朱晓玫。

“当时在欧洲的一个唱片网站上看到有个钢琴家叫ZHU XIAO-MEI,我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这个唱片公司出的唱片都是很有名的钢琴大师的录音,怎么这个中国人我从来没听到过?我满怀好奇买了她的唱片,一听,顿时"惊为天人"。”

张克新有个习惯,遇到欣赏的音乐家,他总要想方设法见一见真人。

经过法国朋友的辗转寻找,张克新终于和朱晓玫联系上。2011年4月,张克新来到朱晓玫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住所。

“她看起来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士,好像还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房子是很简单的一室一厅,一架9尺的斯坦威钢琴几乎占据了整个客厅。”张克新回忆道,“她的眼睛很亮,没有年纪的痕迹,她急于看清我这个来访者到底是什么样子,她的深情充满好奇,但又是谦逊的。在我之前猜想里,她该是孤独而怪癖的。”

张克新说,六十多岁的朱晓玫,一直是单身,“她说这么多年来,也没有人要娶她,她就一个人走过来了。但要是真的结了婚,也许她就弹不了琴了。”

她胆怯于国内音乐界的浮躁

在网络上为数不多的资料和张克新所了解的事实中,朱晓玫的生平才一点点地丰富起来。

朱晓玫1959年出生于上海,小时候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8岁就开始在电台和电视上演出。

“文革”期间,朱晓玫被下放到河北张家口的农场,那四年半的时间中,她总是找各种机会偷偷练琴。据她当时的同学黄安伦回忆,她竟然找到了一台钢琴,只是,这台钢琴缺了琴弦,她用钢丝代替了琴弦。“文革”结束后,她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1979年,在恩师周广仁的帮助下,她前往美国深造。

1985年,她决定到心中的音乐圣地巴黎去闯闯。

在巴黎,朱晓玫依旧是无亲无故,她每天打工、练琴,生活没有更多色彩。

“一次,在巴黎的家庭音乐会上,她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听众中的一位老太太被深深感动,把自己在塞纳河旁的公寓以极低的价格租给她,她就一直住到现在。”张克新说。

一年一度的北京现代音乐节上个月末在北京落幕,该音乐节的创办者、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钢在音乐节结束后发了一条微博:“本届音乐节上,最遗憾的是朱晓玫没有来。”

叶小钢曾在去年联系过朱晓玫,问她是否愿意来参加今年5月的北京钢琴音乐节,朱晓玫再三考虑,最终还是没有来。至于原因,叶小钢说:“她对国内音乐界浮躁的氛围非常胆怯。”

“如果仅论技术,朱晓玫可能比不过国内许多钢琴家。但她弹钢琴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别人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有机会再和她交谈,我一定把国内乐迷期盼她来国内演出的殷切心情,转告给她。”张克新说。

作者:陈宽

标签:朱晓 钢琴 张克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