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小剧场,三十功名尘与土

2012年09月20日 02:30
来源:新京报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三十年前,1982年9月19日,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诞生,引领了形式探索的热潮。随后的市场低潮中,小剧场话剧又以灵活的形式和内容力挽狂澜。如今,小剧场话剧已经成了都市白领日常消费的组成,遍地开花。“三十而立”,此时回望中国小剧场话剧发展中的尘土与功名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同题问答

1:对你来说,小剧场戏剧的魅力在哪里?

2:你的小剧场理想是什么?

3:中国小剧场戏剧的未来在哪里?

●孟京辉(导演)

A1:可以胡来,胡乱折腾。

A2:有10000个小剧场。

A3:未来就在我们身上。

●袁鸿(制作人)

A1:小剧场是自由灵活的代名词,能够实现各种创意。从观众进入剧场开始,就是进到创作者的一个整体创作之中。

A2:如果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做小剧场。我希望管理者就是社区边上的普通人,送水工、保洁员、退休的教授,都行。如果能有政府补贴最好,但不要管得太多。

A3:我认为小剧场更大的未来不在于商业,而在于通过小剧场艺术来交流思想,聚集力量。我希望每个城市都有三五个小剧场,社区里也有。票价很低,能看到不同风格的东西。

●黄盈(导演)

A1:小剧场在商业运作上灵活机动,艺术创作上手法多样,这是它和大剧场相比的优势。我倒不觉得离观众近就是一种魅力。

A2:我在小剧场里做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美好回忆的尝试,但在小剧场疯狂地玩形式不是我的戏剧理想,你要表达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A3:对我来说,小剧场戏剧的未来更多也是中国戏剧的未来。剧场不论大小,这就像画作的尺寸,也许标价不同,但作品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田本相(戏剧理论家)

A1:小剧场戏剧不光是艺术上的魅力,也可以做得更适合国情、切合中国观众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几乎无戏可演,观众流失也很厉害,1993年,我下决心办“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研讨会”,筹备过程中,曹禺先生的意见是首先要搞起来,第一条就是打破小剧场只能演先锋戏剧的模式。

A2:小剧场应该成为大都市的风景线,像纽约和伦敦那样。

A3:戏剧的未来在草根。

●徐昂(导演、演员)

A1:受限于座席的数量,小剧场话剧永远都不会成为资金、名利最为垂涎的市场,从物质上保护了它的纯洁。

A2:我的小剧场理想是:说点我们不知道的。

A3:小剧场和大剧场的未来都取决于剧本。是一个优秀的剧作让我们记住了三十年前的今天,三十年后也会如此。

入门知识

小剧场的源头

小剧场戏剧产生于19世纪末。1887年,法国戏剧家安图昂在巴黎组织了“自由剧场”,以反主流、非商业、注重先锋性与实验性的姿态亮相,被视为西方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开端。

小剧场的特点

小剧场是相对于有着镜框式舞台的传统剧场而言的,具体特点有:

1.观众席少:500座以下,几十座亦属正常。

2.剧目小:60-90分钟,人物有限,无宏大场面。

3.观演关系灵活:多为三面台、四面台。

小剧场的分类

1.“黑匣子”剧场:有固定的演出场所。

2.更灵活、不规整的演出场所:仓库的一角、病房、教室、酒吧等。

大事记

1982 林兆华《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三层宴会厅首演。

1989 南京举办全国首届小剧场戏剧节,中国第一部荒诞剧《屋里的猫头鹰》等13部戏参展,掀起“探索剧”热潮。

1991 通俗剧《留守女士》上海上演,市场不景气环境中创下连演300场的纪录。

1992 孟京辉《思凡》上演,表现手法引争议。

1993 “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研讨会”在京举办,肯定了通俗剧的意义。

1994 牟森《零档案》内部演出,随后参加14个国际艺术节。

1999 孟京辉《恋爱的犀牛》首演,成先锋爱情经典,至2012年演满千场。

2000 《切·格瓦拉》首演,引起知识界广泛讨论。

2001-2003 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与北京人艺青年处女作戏剧展,陆续推出顾雷、黄盈、赵淼等青年戏剧导演。

2005 戏逍堂成立,力推“白领戏剧”,渐成市场黑马。

2008 孟京辉蜂巢剧场成立;北京青年戏剧节创办,第三届后改名为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C03版-C08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

顾问:田本相、童道明、宋宝珍、胡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