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落幕 张学友获奖名至实归

2013年01月22日 09:18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陈奕迅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连夺5奖,成为当晚的大赢家

方大同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赢得3个奖

信息时报讯 第35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前晚落幕,容祖儿终极战胜陈奕迅都在意料之中,反倒是“歌神”张学友荣获“金曲35周年荣誉大奖”最让人感觉实至名归。张学友领奖时有感而发,表示现在是香港乐坛最需要好歌和音乐人的时候,对照于现在香港乐坛的是非多,张学友致词时勉励众星做好本分。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每年都扰扰攘攘,但正如“歌神”所说,所有人都会老去、会过去,所有颁奖礼和奖杯都会被遗忘,唯独好的音乐、好的歌曲会流传下去,而这些,恰恰正是香港乐坛所缺少的。

容祖儿奖最多,好歌有几多?

凭借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狂扫4奖,容祖儿最终战胜陈奕迅,在四大颁奖礼共夺13.5个奖成为终极大赢家,可算是威尽香港乐坛。但因为陈奕迅、方大同等在无线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悉数捧蛋,让这个终极奖项数量毫无悬念,并且意义打折。而因为古巨基、何韵诗等歌手退出、无线和四大唱片的关系一直未有完全修补,让香港乐坛的四大颁奖礼越来越寡淡无味,只是因为唱片公司和电台、电视台的利益关系才如鸡肋般存在着。传说中的“四台联颁”(即无线放弃“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与商业电台、香港电台和新城电台举行统一的香港流行音乐颁奖礼)举步维艰,目前只能存在于设想之中,而传统的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却已沦落到了“一个都嫌多”的地步。

相对于2011年,还有一首苏永康的《那谁》可以传唱,和林峰的“Chok”供大家玩笑,2012年就只有容祖儿和刘浩龙这对“烂命鸳鸯”可做话题,收获不少金曲大奖的无线剧集《天与地》插曲《年少无知》还算是2011年的旧作。尽管天后容祖儿几乎把香港乐坛的纪录破完,虽然《墙纸》也质素不俗,但似乎都不如李克勤一句开玩笑的“嘴角含春”以及谭咏麟接力的“嘴角含龙”更让人印象深刻;此外,陈奕迅所到之处依旧人气高涨但疲态已显,2012年的专辑《…3mm》和单曲《重口味》以及《完》都不在巅峰状态。香港乐坛只剩下陈奕迅和容祖儿这样的说法已经持续好多年,所以,正如乐评人邮差在评论中表示:“不论是颁奖前还是颁奖后,陈奕迅9年男金或是容祖儿8年女金都是根本毫无讨论价值的话题,除非哪天他们俩终于想效仿谭张梅(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前辈般主动不领奖。”

林峰挡路,“中间代”何时突围?

因为无线力捧以及各种“以剧换奖”的说法,当下在香港人气最高的偶像林峰,都可以在四大颁奖礼上收获8个歌手奖项,仅次于容祖儿和陈奕迅。无线自不用说,包括新城电台的“劲爆颁奖礼”、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也都需要林峰来吸引眼球,只有以DJ口味为主的商业电台的“叱咤乐坛颁奖礼”没有颁奖给他。其实,偶像拿奖本也无可厚非,在“四大天王”时代超过一半也都是偶像起家,但乐评人耳东认为,当时即便是唱功最受争议的黎明,也没有一张唱片是粗制滥造,相对来说,当下包括林峰以及Twins、钟嘉欣、陈法拉等偶像歌手或者演员转至歌手的唱片和现场演唱能力,都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偶像有偶像的问题,容祖儿、陈奕迅、古巨基、杨千嬅这几人之所以可以长期“霸占”几个颁奖礼,也与香港乐坛的“中间代”无法正式崛起有关。商业电台自2005年开始褒扬“唱作新一代”,但方大同、张敬轩、王菀之等都无法正式“改朝换代”。张敬轩曾经在2007年左右势头强劲,几乎挤进一线加冕天王,但近年因为合约问题蹉跎不前;方大同创作能力不在话下,2012年也因《墙纸》等歌曲获奖多多,但始终和香港乐坛若即若离,个人代表作品也更新缓慢;王菀之2011年因拿下“劲歌金曲”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女歌手奖引发很多争议,2012年再因《留白》拿下“金曲金奖”险些再次引发口水战;张继聪虽然尽力洗脱香港媒体冠以的“废柴老公”难听称号,但新作品游离于港式主流流行之外,和王菀之合作的《生命之花》也并未在各大颁奖礼结出果实。与此同时,谢安琪、薛凯琪等“中间代”歌手,在2012年都未有太具说服力的作品,天王天后的宝座,最终还是要通过过硬实力才能真正获取。

新人乏力,新现象怎成话题?

早已经不能算新人的邓紫棋,在2012年颁奖礼因为和前辈甄妮的关系引发不少话题,但都只是是非,陡增“鸡毛”,几乎两败俱伤。新人乏力在香港乐坛早已不是一朝一夕,而正因为过于商业化的操作,让陈奕迅在“叱咤颁奖礼”领奖时特别推荐的港产组合My little Airport,以及林二汶、卢凯彤等实力派新生代歌手几乎没有出场机会。而各台、各唱片公司力推的新人胡鸿钧、陈芳语、罗力威、林德信等实在太过陌生。除了胡鸿钧、罗力威是香港自产,陈芳语还只能说是台湾“过江龙”,深受环球唱片力推的林子祥爱子林德信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香港乐坛前两年因商业电台用心提携出现“Band潮复兴”,如今的Rubberband和Mr.都已经唱进红馆,Rubberband还是“叱咤乐坛颁奖礼”1988年创办以来第一支获得唱片大奖的乐队,由雷颂德参与监制的《Easy》拿下“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Mr.的《昨天》和Dear Jane的《Yellow Fever》都可以拿下十大金曲。此外,还让“摇滚中年”周国贤力压古巨基进入男歌手三强,但这些现象仅限于商业电台的“叱诧乐坛颁奖礼”,该颁奖礼还经常被批小圈子主义。而商业电台今年的口号“土炮起来,继续嬉戏”也颇受争议,乐评人邮差就认为,包括谢安琪、农夫、C AllStar都是在“叱咤”风生水起创造奇迹,最强调“土炮”却又不给最代表“土炮”的My little Airport机会;同样,放眼到整个四大颁奖礼,拿下最多金曲奖的《年少无知》不就是陈豪、林保怡和黄德斌在表演“夹Band”(粤语,即组乐队)吗?为何又不给真正“夹Band”的香港音乐人更多的机会呢?

[责任编辑:陶颂] 标签:颁奖礼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 张学友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