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清明前夕,寻找援建坦赞铁路牺牲的江苏烈士

2013年03月31日 08:01
来源:扬子晚报网

一点惊喜

很少提丈夫的吴作芳告诉记者:

“别担心,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吴作芳,李硕寅的妻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出丈夫生前的遗物。马志亚摄

吴作芳,李硕寅的妻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拿出丈夫生前的遗物。马志亚摄

几经周折,扬子晚报记者终于了解到李硕寅的妻子吴作芳的地址。在联系采访前,李硕寅的女儿李莉告诉记者,母亲吴作芳几十年来都很少提及往事,她担心母亲会拒绝采访。

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了十多分钟,李莉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母亲愿意袒露埋藏40多年的心里话,还特意让女儿转告记者:“别担心,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他是一个和我只短短相聚过三年,却让我想了一辈子,梦了一辈子的男人”

妻子追忆李硕寅

这辈子只愿意和李硕寅在一起生活

李硕寅1943.11.26-1975.04.11男中国援坦赞铁路技术组汽车司机,江苏省铜山县人,因公死亡

记忆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老去的,对于今年70岁的吴作芳来说,她和丈夫李硕寅的相聚时光只有短短三年,但是她却将李硕寅牢牢刻在了心里,想了40多年,梦了40多年。吴作芳的家位于徐州市区铁路36号宿舍,这是一片位于闹市区,却疏远了喧闹的老式职工宿舍。是吴作芳本人给记者开的门,老人头发灰白、脚步有点僵硬,但是面容慈祥,发际线清晰而整齐,桌上已经摆满了李硕寅烈士留下的各种黑白照片、奖状、证件,在随后的两个多小时采访中,李硕寅烈士慢慢地从照片走进记者的脑海中。扬子晚报记者马志亚

 第一次援非

四人竞争,他说“不能落后”

李硕寅出生在徐州铜山区的一个偏僻村庄里,排行第五的他是家里的幺儿。1963年,22岁的他应征入伍。在服役期间,吴作芳经人介绍和李硕寅相恋,“我们都是苦孩子出生,李硕寅参军以后,就有着非常强的上进心,在1968年他就在部队入党了。”相恋期间,两人几乎没有单独相处的机会,只能通过书信往来。

1969年,李硕寅转业,两人当年结婚。李硕寅被分配到徐州铁路分局,成为一名轨道车司机。

婚后生活简单而平静,李硕寅忙于工作,吴作芳照顾家庭,很快两人的儿子出生了。

1971年初,单位领导找到李硕寅长谈,询问他是否愿意参加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工作,当时领导一共找了四名轨道车司机谈话,将从四人中选拔一人。“援建工作要持续5年时间”,吴作芳说,当时孩子才5个月大,婆婆身体又不好,她刚要张嘴反对,就听丈夫说,“能走在前面,就不能落后,5年一眨眼就到了。”

李硕寅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获得了出国援建坦赞铁路的机会。他的第一次出国看起来太匆忙了。当时他的家里正在盖房子,刚垒好土墙,建房款都是跟单位借的,分期从工资里扣除。李硕寅没有交待其他事,唯独跟吴作芳说,“记得每个月查查工资,如果人家没扣借款,你要自己交给会计。”

李硕寅和吴作芳又开始像相恋时那样,通过书信交流各自生活。在两个多月一次的通信中,李硕寅来信主要内容是:房子盖得怎么样了?儿子有没有生过病?母亲身体好不好?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借单位的钱有没有按时扣,几乎不提自己的工作。

 第二次援非

回国才3个月又走,妻子已怀孕在身

1973年,李硕寅回国探亲,领导表示是否需要再次派他出国,会通知他的。

这一次回国是李硕寅最为放松的一段时间。吴作芳说,丈夫外形上看起来没有多大变化,除了肤色黝黑了许多外,依然爱说爱笑。他仍然不愿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

不过,在家的时间里,李硕寅喜欢到亲戚朋友家窜门,他常常会给朋友讲一些在非洲期间的生活。吴作芳通过别人转述,得知了不少事情,比如在山上开车,好几次差点冲下陡峭的山路;那边的天气常常连着下十几天暴雨;晚上老是睡不好觉,蚊虫蚂蚁太多了等等。

吴作芳追着问李硕寅时,他也会说那边挺苦的,要是领导不让他去,他也不再要求出国了。

大概3个月后的一天,李硕寅正在集市上办事,领导找到了吴作芳,称让李硕寅准备再次出国。吴作芳是从集市上把丈夫拉回家的。

临行的几天,李硕寅的话稍微比平时多了一些。他已经知道吴作芳又怀孕了,他再三叮嘱亲戚要照顾好妻儿母亲,有一次,他半开玩笑地问吴作芳:“要是我回不来了,你还会嫁人吗?”

标签:烈士 铁路 江苏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