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上中下品邓丽君

2011年07月05日 14:47
来源:凤凰网音乐 作者:韩晓波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最近,一股纪念邓丽君的潮流又在暗暗兴起,旗号是纪念她逝世十二周年。在北京和天津,情人节前夕,都将有她的大规模纪念演出,演唱她曾经演唱过的歌曲。纪念巡回演出的首站在天津,2月10日体育中心。在北京,则是2007年2月14日,由中国广播艺术团电影交响乐团推出"邓丽君经典金曲节日交响音乐会",地点竟是在素来演奏严肃音乐的中山公园音乐堂。主办方的炒作已经热热闹闹地开始相当长的时间了。

由此可见,邓丽君的确不同于一般的流行歌手,死去这么多年了,仍然不停地有人在传唱她的作品。我并不是邓的歌迷,更不是她的崇拜者,当然也不是激烈的反对派。在这个时候,我想的是,抛开任何感情因素,抛开当年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定论,也抛开各种各样的矫枉过正之见,回归客观,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把邓丽君演唱过的歌曲审视一遍。我相信,在任何一个艺术品“集合”中,只要有三件以上的作品,就一定能分出上品、中品和下品来。我听过的邓丽君歌曲大约有一百一十首,其中相当一部分听过其他人演唱的版本,便有了参考物。

总体来看,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数量很大,创作者众多,从时间上来看,来自各个历史时期——从二三十年代的旧作,到六十年代的新作,时间跨度约有四十多年;从空间上来看,来自好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中国港台、日本、东南亚,也有欧洲的。而歌曲的风格在相似之中有统一。很多歌曲,虽然有很多人演唱过,但公认以邓丽君的演唱得到的支持最多,有的歌曲甚至就是靠邓一人唱红的。这样一来,虽然由邓首演的所谓“原创歌曲”并不是很多,“翻唱”占有绝大多数,但人们一提些这些歌,都习惯地称之为“邓丽君的”。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数三十年代产生于中国大陆的一些歌曲,如《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美酒加咖啡》之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皆在于邓丽君的演唱诠释符合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欣赏口味。老实说,邓在音乐的处理上,总体风格是很保守的、谨慎的,她从来不为了自己在演唱上的所谓出新,而擅自对作品进行改动,哪怕是一些微小的改动。比如,结构助词“的”,在流行歌曲中,现在一般的歌手都唱成“de”的音。其实这是不对的,在歌曲中,应该一般读成“di”的音,否则严重影响歌曲的韵味。不仅是唱歌的时候,连一些讲究的诗朗诵,都读成DI。我们听一听邓丽君的演唱,全部都是规规矩矩地唱成“ di。

依我个人来看,邓丽君歌曲中的“上品”,大多是那些已经被时间考验过,证明有一定价值的作品。更有趣的是,某些“下品”,也同样是被时间所证明的,而且有的还很流行,唱的人很多。

《月亮代表我的心》、《又见炊烟》、《小城故事》、《海韵》、《襟裳岬》、《凤阳花鼓》等,是我心中的上品。这些歌曲,歌词有一定的诗意,风格淳朴,音乐方面,旋律上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与民族民间音乐有潜在的联系。邓的演唱还是一如既往的投入,看似随意,实则处处精雕细刻。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在看似简单的几个重复乐句中,情绪每次都有不同,力度和节奏都有细微的差别。如果我们再拿陶喆之流的翻唱来听听,加入了许多言不由衷的装饰和变奏,与音乐形象有很多背道而驰之处。拿邓丽君原唱一比,高下立判。

中品数量最多,《夜来香》、《谢谢你常记得我》、《小村之恋》、《人约黄昏后》、《云河》、《人面桃花》、《甜蜜蜜》、《我只在乎你》、《在水一方》……这些作品,优点是通俗、上口,缺点是有时有点酸文假醋,不够真诚。重点讨论一下《夜来香》。《夜来香》是电影《春江遗恨》的插曲,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黎锦光(他是著名作曲家黎锦晖的弟弟,排行第七,而黎锦晖排行第二)所作,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歌曲初由上海传至华北最终风靡了全中国,又由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将它介绍到日本,并逐渐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先后被改编成多种语言,演唱版本有几十个之多。最先唱红这首歌的是日本女特务歌手李香兰,后来周璇等许多红歌星都拿它当保留曲目,但黎锦光自己则认为,此歌当数邓丽君唱得最好。这首歌即便是不出众的嗓音哼唱起来,只要不失音准也是不难听的。与邓丽君同时代的其他歌手也有演唱版本,虽然不及邓丽君却也各有千秋。更为有趣的是《夜来香》这首纯粹描写景物的歌曲,却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歌手的性格。凤飞飞演唱的版本特点是着力在“夜”字上,听她的演唱你会置身于茫茫夜色的氛围中;而龙飘飘演唱的重点则在“香”,馥郁芬芳的盛开着、怒放着;蔡琴对此歌似乎也很喜爱,先后灌录有两个版本,我更喜爱第一版,她给人的感觉是始终置身于花外,重点是个“来”字,她唱的仿佛就是那个流连而忘返的赏花人。男声方面罗文也曾唱过,他的版本贵在配器很富丽堂皇,惜在歌词有错漏,且国语的咬字很蹩脚;费玉清则以自己一贯的中性的方式演绎,居然也花枝招展。

尽管知道要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我还是要说,以下这些歌曲很不幸,被选入“下品”之列:《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采槟榔》、《美酒加咖啡》、《我一见你就笑》……缺点都是一个,轻佻、做作,有的格调显得颓废,音乐上也没有突出的特点,配器简单,不耐咀嚼。在极左思潮影响尚未肃清的时代,人们所说的“靡靡之音”,有很多就是冲着邓丽君来的,公平地说,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主要的攻击目标就是这些“下品”,以“下品”来概括全部,未免有失公允。

[责任编辑:陶颂] 标签:邓丽君 下品 歌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