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话剧的三驾马车

2011年07月05日 14:33
来源:凤凰网音乐 作者:韩晓波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郭沫若篇

在莎士比亚的巨大阴影下

郭沫若一生创作的戏剧,除一部现代题材外,全是历史剧。这些剧作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一些短小的诗剧(如《女神的再生》等)尚不具有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是“叛逆女性三部曲”(《卓文君》《王昭君》《聂縈》)。第二个阶段是抗战时期,特别是1942年,一年就有六剧问世。其中的代表作当然是《屈原》、《虎符》和《棠棣之花》。晚期创作在建国后,只有两部,《蔡文姬》和《武则天》。

郭沫若本身是历史学家,对史实不可能不熟悉,但同时他又是诗人,当史实与剧情不尽吻合的时候,他诗人的本性便彻底压倒了他史学家的严谨——“失事求似”是他自己提出的历史剧创作原则。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戏剧的感染目的,不惜剪裁、取舍甚至背叛史实。值得一提的是,这与当下某些“戏说”性质的电视剧是有本质区别的。郭老戏剧是在充分掌握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而“戏说”则基本上是因为对历史的无知而不得不“戏”。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郭老的历史剧,在艺术个性上,则是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他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心理,甚至生活体验,融注到剧中人物上。也就是说,这些剧既是演历史人物,也是演他自己。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屈原》,听一听里边最著名的“雷电颂”,那完全就是诗人的自我倾诉,在这里,我们已经很难分清这是屈原还是郭沫若了。屈原在暴风雨中的悲愤呼号“雷电颂”,作为“道义美的化身”和“诗的魂”的婵娟之死,控诉了旧中国的黑暗,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引起当时观众的强烈共鸣,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的光辉一页。金山、赵丹先后饰演的屈原,白杨饰演的南后,张瑞芳饰演的婵娟等,都足以名垂青史了。

很明显,郭老戏剧(特别是《屈原》)在某种程度上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李尔王》比较相似,这使得郭老戏剧有一种身处莎士比亚巨大阴影之下的别扭感觉。其实,这种相似只是一种形似,而不是神似。莎士比亚也写了很多历史剧,但那些剧还是比较尊重史实的,而且,往往还融入很多喜剧因素。而郭老历史剧则大胆脱离史实,更是很难找到喜剧因素。另外,郭老历史剧中的人物,往往是高度政治化的,剧本是自觉地追求政治主题的尖锐性,而莎士比亚戏剧更喜欢反映一般的人性,政治性是自然地、自发地带出来的。

无数现实说明,往往最大的优点也就是最大的缺点。郭老笔下的戏剧人物因为主观性很强,所以有时尽管痛快淋漓,但形象的厚度不够,缺乏更深刻、更耐人寻味咀嚼的思想与艺术力量。比如《屈原》当中,主人公屈原就是这样,他反而不如南后这个形象更为复杂与丰满——南后既是屈原的政敌,又是屈原的知音;屈原与南后的情感,再加上两头的楚怀王和婵娟,这样的感情链条比戏剧的主要线索还要感人。

曹禺篇

从易卜生到契诃夫

说到中国话剧百年,最不能回避的人物就是曹禺。曹禺是中国现代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成熟的剧作家,他奉献的五大经典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培养了几代中国剧作者、导演、演员,甚至还有几代成熟的观众。

《雷雨》、《日出》、《原野》被人们称为“生命三部曲”,读者一般对它们的剧情较为熟悉,在此就不费笔墨了。笔者在这里想强调一下《雷雨》中那个至今无人看到过的“序幕”与“尾声”——不知为什么,这两个场景总是不被演出,以至于人们都以为这个戏结束在那个雨夜之中了。其实该剧的开头和结尾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十年后,周公馆变成了教会医院,楼上楼下分别住着两位疯了的老妇——繁漪与侍萍,这一天,一位孤寂的老人(周朴园)来看望她们,彼此却没有一句话。偶尔撞进医院来的年幼的姐弟俩目击了这一切,又像听古老的故事一般听人们谈起了十年前的往事。这个东西可不是画蛇添足,这使得这个戏剧的主题最后落在了“悲悯”的审美情趣上,无疑是对戏剧主体那种矛盾冲突的净化、升华与超越,是更高的高度,更隽永的韵味。《雷雨》体现出古希腊命运悲剧和易卜生的深刻影响。它严格遵守“三一律”,它像易卜生戏剧一样带有客厅结构剧的痕迹,戏剧结构以及各种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甚至细节都组织得完美无缺。但这个过于精致的剧,也令要求自己极严的作者不满意它的雕琢感,用曹禺自己的话说,就是它“太像戏了”。

《日出》可能在“太像戏了”的问题上做出了努力的修正。我们看到,《日出》不再追求精心构制的故事,而注重展现日常生活;戏剧场景由家庭转向了社会,表现的重心由传奇转向了平凡,由变态转向了常态,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这就是《日出》至今经常被人编出新的版本的原因——可以把它放在电脑时代,李石清可以是整天电脑不离手的工作狂,黄省三可以是下岗职工,更不用说那些主要人物了。

《原野》被称为“生命三部曲”之最,这个“最”是指的戏剧矛盾最激烈,情感最为浓郁,讲的是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极端感情。这次戏剧重心又转移了:由外部的复仇行为转向由复仇引发的内心矛盾,由外在命运的挣扎转向自身灵魂的挣扎。三部大戏中唯一被作曲家改写成歌剧的就是这部(作曲者金湘),原因就是这种极端的内心体验,最适合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

1941年完成的《北京人》,不露痕迹的结构、生活化的语言、活生生的人物、随处充溢的哀伤意绪、平淡隽永的风格,使得此剧染有浓郁的哲理性情怀。这正是曹禺追求已久的由“戏剧化的戏剧”向“散文化的戏剧”的转变,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生活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用曹禺自己的话说,就是“走向契诃夫”。

老舍篇

百分之百的中国原创

如果说郭沫若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曹禺是对易卜生、契诃夫、奥尼尔等诸多风格的融合,那么,“人民艺术家”老舍,走的就是一条完全独创的道路。老舍认为戏剧创作“不必一味学易卜生,而要独出心裁、别开生面”地创新。老舍是从小说进入戏剧的,他深知自己的长处在于抓取典型的人物行为来折射社会面貌,因而试图创造一种“世相戏剧”,以不同时期的底层芸芸众生相来展现社会的整体变迁。他的这种追求体现在一系列剧作里,如《残雾》、《面子问题》、《归去来兮》、《龙须沟》、《方珍珠》、《全家福》等,而以《茶馆》最为成功。

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的这段时间里,有某网站对公众进行了一次投票调查,题目是“你脑子当中反映出来的第一个话剧是什么?”结果,《茶馆》的得票率遥遥领先,几乎超过其他话剧得票数的总和。也就是说,仅凭《茶馆》一剧,老舍就足以奠定自己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了。

关于《茶馆》的剧情,读者一般都比较熟悉。必须提出的是,《茶馆》与北京人艺的关系,特别是与焦菊隐的关系,以及于是之、蓝天野、英若诚,甚至包括后来的梁冠华、濮存昕、宋丹丹、徐帆等。这个问题,留待以后的焦菊隐篇讨论。

郭沫若主要剧作及其内容背景

《女神的再生》:女娲补天的故事

《湘累》:屈原的身世,后改造成《屈原》

《屈原》:屈原的历史作用,屈原、楚怀王、南后、婵娟四人的连环感情故事,1942年

《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1942年

《高渐离》:音乐家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的故事,1942年

《蔡文姬》:文姬归汉的故事,正式为曹操翻案,1959年

《武则天》:武则天60岁左右的历史,1962年

[责任编辑:陶颂] 标签:历史剧 郭沫若 话剧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