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崔健电子表与国平圆珠笔

2011年07月05日 14:16
来源:凤凰网音乐 作者:韩晓波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自由风格》这本书,由两个人合著,一个叫崔健,一个叫周国平。这两个名字,就是两个符号,一个被新新人类当做叛逆的招牌,一个被某些人当成自己读过些书的证据。凭这两个符号的号召力,这本书看起来似乎应该立于不败于地。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强烈地回荡着上初中时看过的一个名词儿,叫“坐标发明法”。这种名称时髦的方法,据说来自日本人,就是画一个横轴一个纵轴,横轴上写一些物品的名字,纵轴上写另一些物品,均是越多越好,然后你就把横轴和纵轴上的东西连线,让它们“碰撞”,其中有些能够合在一起的,就是一种新的发明。最典型的是把圆珠笔和电子表碰在一起,结果就出来了一种尾巴上带着液晶电子表的圆珠笔,这种笔在八十年代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后来不知怎么销声匿迹了。不知用现在的专利法规衡量起来,这种“发明”还能不能算是发明,或者只是个实用新型。

这本书就是“崔健牌电子表”与“周国平牌圆珠笔”的一个结合体,说是发明很勉强。电子表就是电子表,圆珠笔就是圆珠笔,完全是两种语境,尽管这本书的策划者下了极大的功夫将这两种语境捏合在一起。

崔健总是强调自己玩的纯粹是音乐,崔健不喜欢读书,认为文字容易误灵,对用语言文字的东西表达音乐显得不屑一顾。崔说出Funky节奏,就希望对方不但要知道这个词,还得听过、有感觉,而周国平不知道这种节奏是个什么鼓点,这方面的话题就无法讨论下去,只好谈别的。与此同时,周国平总想知道崔健看《红楼梦》的感觉是什么,看他翻译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有什么想法,但是崔看不进去《红楼梦》,对尼采也是停留在觉得“上帝死了”这话顺听的层面上,别的便不肯谈,于是这话题也无法进行下去。

于是二人就设法找相通之处。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给他们找到了。周发现自己比较叫座的书《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与崔健的音乐基本是同期的,书出在1986年9月,《一无所有》是在10月。于是两人都说自己对对方的东西特有感觉。周国平比较含蓄,只是说自己听了《一无所有》以后“觉得耳目一新”。崔健比较放得开,说自己只看那种第一段能吸引自己的书,而周的这本书就是。然后就说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也属于这种他能看得下去的书,因为格式自由,然后立即又说自己看《牛虻》流泪,认为作者伏尼契是意大利人,周国平见此状,便再也插不上话,只好转向别的话题。

两个人谈得很多,核心是文化问题,在这里,崔健跟周国平差点吵起来,之所以没吵起来,应该归功于周的绅士风度。崔很自然地要对中国文化中一切规范性的东西都彻底批判,周想以一个学者的风度跟他辩论是不太可能的,于是就在有点儿同意的地方给崔做个小小的注脚,在不能同意的地方就保持沉默,实在忍不住了才说一句“其实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很有创造力的,不是这么循规蹈矩”之类的话。同样,崔健聊起自己那些曾使他头痛不已的和声对位问题时,周国平也能巧妙地把话题叉开。于是两人就开始海阔天空地侃张艺谋、侃《阳光灿烂的日子》、侃《格瓦拉》,直到侃崔健七岁的时第一次初恋(初恋怎么还分第一次第二次呢?看过书您就明白了),最终大家皆大欢喜。

[责任编辑:陶颂] 标签:圆珠笔 电子表 国平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