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抗战名歌赏析

2011年07月05日 14:26
来源:凤凰网音乐 作者:韩晓波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从1931年“9。18”,到1945年9月3日日本签定投降书,中国人民的十四年艰苦抗战,对于中国现代音乐史来说,却是一个空前的“黄金时代”——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当中,全民族的无比激愤之情,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灵感源泉。这个源泉滋养了至少两代中国音乐家,也许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音乐家。在他们当中,既有像黄自、冼星海这样的,接受过西方音乐大师严格正规系统教育的、艺术功底深厚的专业作曲家,也有很多主要依靠天才、依靠灵感而创作出优秀作品的音乐作者,甚至还有不少属业余音乐爱好者。他们从全民族抗战这一共同源泉中吸取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创作出了可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优秀的音乐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以下这些音乐形象最为鲜明、传唱最为广泛、艺术魅力历久弥新的杰作,通过音乐这一小小的侧面,回顾中华民族那段伟大的历史吧。

黄自

提到中国的现代音乐,就不能不提黄自这个杰出人物。这位留学于德国柏林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秀才”,被“9.18”日寇的炮声惊出了象牙之塔,毅然出手创作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救亡歌曲,而且出手就不凡:

——《抗敌歌》

1931年,“9.18”事变刚刚过去两个月,这首歌就在黄自笔下问世了,可以说是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抗日歌曲。这是一首四声部的合唱曲,单二部曲式。原名就叫《抗日歌》,但因为当时的蒋介石当局怕刺激日本,才改为现名。歌的确是首好歌,唯一的缺憾是歌名有点词不达意。其实,强盗就是强盗,你刺激与不刺激它都一样。你越是对它含蓄,它越认为你软弱可欺。

——《旗正飘飘》

1933年写成,次年发表,并被用做电影《还我山河》的插曲。这又是一首四部混声合唱,风格却与《抗敌歌》迥然不同,曲调是激昂悲壮的,“国破家亡,祸在眉梢”,悲愤之情无法抑止。

聂耳

中国现代音乐史对于短命天才聂耳的形容已经非常多了,在他短短数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的短小作品曲曲精彩,令人过耳难忘,《开路先锋》、《新女性》、《大路歌》、《毕业歌》、《前进歌》、《卖报歌》……句句感人肺腑。多数人公认,尤其以《开路先锋》、《毕业歌》和《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作,后两首则又是最为著名的抗战内容的歌曲。

——《毕业歌》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肩负起天下的兴亡……”聂耳这里显示出了一个旋律大师的非凡天才,我相信任何一个青年人在第一次听到这旋律的时候就精神一振。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旋律,没有人记不住这样的旋律,尤其在中华民族这个特别重视旋律的民族,一首好歌首先意味着要有经得住万人传唱的旋律。

——《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本来作为电影插曲的歌,后来有幸成为了四分之一世界人口的国歌。从音乐角度而言,此曲高就高在“中西合璧”——把中国的民族传统五声调式,与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大三和弦基础)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经问世,立刻成为最有影响的抗战歌曲。选此为国歌(一开始是代国歌),思路与法国的《马赛曲》相似,都是以一首历史上著名的歌曲,来突出居安思危的意识,那边是“前进,祖国的儿郎”,这边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应该说,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阎述诗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浸透了志士的血……”这就是一首典型的由业余音乐爱好者创作的优秀歌曲。阎述诗是沈阳人,是被迫迁入关内的原东北大学的工作人员,1935年底的“12.9运动”激发了创作灵感,正好有诗人光未然(也就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的诗《五月的鲜花》可供谱曲,于是一拍即合,得以迅速传唱。

冼星海

中国的现代音乐家,从师承关系上来说,没有人比冼星海更有来头了——他是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杜卡斯(即著名的《魔法师的弟子》的作者)的学生,不论是作曲技法,还是音乐情感因素的使用,都是第一流的。他虽然也没有跳出“作曲家短命”的怪圈,但身后留下的音乐作品宝库已经蔚为大观。创作体裁很多样,从交响曲、狂想曲、大合唱,直到歌曲,均有杰作,而这些杰作都脱离不开抗战这一大背景。

——《救国军歌》

“枪口对外,齐步向前。不打老百姓,不伤自己人……”

——《到敌人后方去》

“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到处有我们的游击队,到处有我们的好弟兄……”

——《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哪里灭亡……”

——《黄河大合唱》……

西方音乐中有一种体裁,习惯上音译为康塔塔,实际上就是由器乐曲、独唱、重唱、合唱组成的一组套曲。巴赫创作了数以百计的康塔塔,是这方面的顶峰。而我们叫“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我们这边的顶峰。

要说《黄河大合唱》的影响有多么大,我们可以举一个有趣的例子。西洋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复调手法叫做“卡农”(我们叫“轮唱”),《黄河大合唱》当中《保卫黄河》一曲就用了这种卡农的手法。结果,抗战之后的许多合唱歌曲,都喜欢来个卡农或叫轮唱,其实从音乐本身来讲,那些歌曲的曲调并不适合使用这种表现手法。这件事从反面也说明了《保卫黄河》在普通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黄河大合唱》几乎是十全十美的。唯一的一点缺憾,是诗人光未然写的歌词,多少有一点啰嗦,不够精炼,诗的韵味不够足。

张寒晖

——《松花江上》

又一首音乐爱好者在环境的影响下,灵感被激发,创作出杰出作品的例子。

据说,张寒晖加入新四军后,有一段时间被送到延安“鲁艺”,专门经受音乐训练,结果,反而再也写不出《松花江上》这么动人的曲子了。

麦新

——《大刀进行曲》

麦新本来是词作者,作曲只是偶尔客串一下,岂料,“七七事变”爆发,二十九军的“大刀兵”们那股冲天的豪气一下子把他给吸引住了。这首至今都非常流行的歌曲,当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歌曲的起始句,本来是三个时值等长的音“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可是群众一传唱,变成了切分音“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麦新一听,这个切分音的表现力可是比原曲强多了,于是从善如流,改成了现在的样子。从此,这首《大刀进行曲》传遍整个抗日战场,直到和平年代,是最流行的抗战歌曲,皆因其特别的节奏,具有超常的抒发激情的作用。

贺绿汀

——《游击队歌》

贺老本来是以写那些风花雪月的小资歌曲见长的,而且曲调风格显得有些雷同和单一(《春天里》、《读书郎》等等,总是一个味儿,而且唱着唱着就容易串调),但这首游击队歌除外,写得真是漂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不论你是什么出身、什么背景、审美观念有什么样的不同,都有可能在同一个灵感源泉的刺激下,写出充满战斗激情的作品。

吕骥

这位后来长期担任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这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了,其次是《保卫马德里》。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曲调铿锵,庄严雄壮,简称“抗大校歌”,直到解放后还一直传唱多年,是军队当中(特别是各类军事院校)特别流行的曲子,有时阅兵仪式也经常使用,足见其价值。吕主席后来也常给各类高校写校歌,但没有一首能比得上这首好,比如1958年给新诞生的中国科技大学谱曲的校歌《永恒的东风》,还是郭沫若郭老写的词,一样没有能够流传开去。大概也是因为当时抗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了,离开了创作土壤,艺术家也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艺术灵感。

何士德

——《新四军军歌》

八路军、新四军都有军歌,但公认新四军军歌的音乐写得比八路军军歌要好。两首军歌的开头一句都是回顾自己的光荣历史,一个是“铁流两万五千里”(八路军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主力改编的),另一个是“光荣北伐武昌城下”——新四军的前身“老四军”乃是北伐战争中的“铁军”,这正好与歌曲结尾处三次模进的乐句“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遥相呼应,显得非常大气磅礴。

郑律成

——《八路军进行曲》

《八路军军歌》虽然在音乐上不太成功,但天才作曲家郑律成却在同一套曲《八路军大合唱》中找回平衡,那就是该大合唱的另一首歌《八路军进行曲》,一上来是同音反复“向前向前向前……”写得荡气回肠。这首歌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一下子上升了一个等级。

[责任编辑:陶颂] 标签:名歌 开路先锋 音乐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