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石磊最近在MSN上与我的话题,全是关于鲍勃-迪伦。从香港站消息宣布,到开票哄抢,到北京、上海站公布、到嘲讽某些媒体伪狂热甚至把尼克-杨的相片当作迪伦(哦,我记错了,不是NY,我也是道听途说的,真相在这里:http://www.wangxiaofeng.net/?p=7229)……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在去年迪伦宣布“或”来华演出的时候,我也正儿八经地写了一篇《关于鲍勃-迪伦中国行的二三事》,主题是希望当下的年轻人应该戒骄戒躁,耐下性子,好好地听上30张迪伦,定会有恍然开朗的收获——结果演出黄了。幸好我早有心理准备,留了一手,写到“无论迪伦来还是不来,我们都应该……”云云。而这一次,基本上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我的前列腺忍不住再度发炎,但无奈各媒体早已狂轰滥炸,因此在这里不妨换个角度,谈谈那些著名的“迪伦的信徒”,或曰“迪伦的布道者”。
在初探迪伦的世界的时候,听者常会觉得如汪洋大海,手足无措。我常把鲍勃-迪伦与曹雪芹作比,若没有脂批、没有周汝昌、没有王蒙、没有张爱玲,我们会觉得步履维艰。他们不仅是导游,还是一个布道者,在看了他们的批注之后,发现原来文本背后的世界是这样的。作为中文世界里面的乐迷,听迪伦你不可绕过的三人是:马世芳、袁越、张铁志。
马芳和“金发佳人”
马世芳自然不用多介绍。出身世家,成长于台湾民歌运动,在母亲陶女士熏陶下,以唱片为玩具地长大,后为音乐543站长,乃当下最值得收听的音乐电台节目;横跨写作、播音等多个领域,并深入参与到多张重要的专辑制作中。2007年,所著《地下乡愁蓝调》在内地出版。在这本书中,他以浪漫无比的笔触,回忆着自己年少时与迪伦的“隔空爱恋”:如何迷上那个破铜锣似的嗓音;如何疯狂地收集迪伦的bootleg、如何与大洋彼岸的迪伦信徒互通有无、如何一遍遍抄写着迪伦的歌词;如何把自己的青春铭刻在迪伦的音乐里。许多文字出自马芳的早期,其充沛的感染力都快从书的夹缝中满出来了。对于年轻的乐迷来说,马芳会是迪伦很好的导聆者,你会希望知道能让马芳这样顶礼膜拜的、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大家有留意过马世芳在各大互联网社区所用的头像吗?他把自己藏在鲍勃-迪伦1966年经典专辑《Blonde on Blonde》的背后,伸出一个手指放在封面上的迪伦嘴边,作“嘘”声状。为什么马世芳会对《金发佳人》这张专辑情有独钟?具体原因他自己是否有解释,亦不太记得清了。莫非是因为《金发佳人》是迪伦继《Highway 62 Revisited》后又一同时期巅峰之作、且代表了迪伦在音乐生涯第一阶段时的绝唱(在这张唱片推出后的两个多月,迪伦差点因为一场车祸而命丧黄泉。70年代复出后的他出人意料地转战乡村民谣领域),因此也是马芳对自己过往青春的纪念?无论如何,作为鲍勃·迪伦在内地正式出版的为数不多的专辑之一(另外两张是《重回61号》、第8号Bootleg《Tell Tale Signs》,如有遗漏欢迎补充),大家不妨可买来听听。
张铁志《时代的噪音》
张铁志不仅是乐评人,也是著名的文化与政治评论人。他的《声音与愤怒》影响了一代青年,而最近新书《时代的噪音》也同样受到广泛的追捧。张铁志本人对音乐的解读更为地形而上,他结合摇滚乐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强调其作为一种不同于集体主义之下的反抗的力量。而鲍勃-迪伦作为流行音乐历史中最著名的“反抗歌手”,他更符号化地集中了张铁志的笔墨。有时候,我会嫌铁志为音乐赋予了太多政治性的解读——包括迪伦本人也是在被大众赋予“反抗歌手旗帜”的期望后,迅速地走向了与自己歌迷的对立面,成为犹大,成为变色龙,但我们的时代无疑需要这种声音。流行音乐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更有可能反过来站在时代的最前端,介入或改变时代的走向。
07年再版袁越《来自民间的叛逆》
最后来谈谈《三联生活周刊》专栏记者袁越的《来自民间的叛逆》。由于长时间在美国居住的经历,使得《来自民间的叛逆》一书无比的充满厚度。他不仅是美国的民歌史,具体地说更是鲍勃-迪伦的个人传记。教科书般的细致与严谨,详实的背景资料,以及可读性上佳的叙述语言,这几乎是了解迪伦的最好的中文读物。值得一提的是,袁越并没有把迪伦当作一个单独的、割裂的文化现象来看,他写迪伦,先从伍迪-格斯里开始写起,从最开始对伍迪的模仿,到之后真正继承“这把吉他会杀死法西斯”的精神,到最终走上属于自己的伟大之路,书中的迪伦血肉丰满,形象高大完整。
今天,迪伦内地演唱会已经出票了。在期待迪伦到来之前,我们温习他的音乐,也不妨从文字的角度,了解这个堪称近50年来最伟大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