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吕继宏谈金钟奖:声乐比赛不是比掌声大小

2011年12月01日 09:07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谢奕娟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吕继宏赞扬本届金钟奖的选手实力很强。

评委吕继宏。

“金钟奖十周年,影响越来越大,赛事也越来越正规。今年一到广州,处处可以看到关于金钟奖的宣传,连给广州的朋友打电话,他们的第一句话也是问我"你来参加金钟奖吧!"第4次担任金钟奖声乐组的评委,著名歌唱家吕继宏在谈到金钟十年的变化时深有体会。前晚,吕继宏在广州大剧院接受记者的专访时指出,金钟奖选手水准明显一届比一届高,水平越来越接近,这令评委打分难度更高。

评审打分:不受观众掌声影响

当晚进行的是声乐组(民族)比赛的半决赛,现场的1800个座位接近爆满,观众对选手的表现反应热烈,往往选手的比分还没打出来,观众已自发地通过掌声大小表达了喜好。不过,评委的给分和现场的反响并不那么一致,在最后一名选手比赛时,当评委打出较低的分数,有观众还起哄表示质疑。对此,吕继宏表示:“如果这是场音乐会,歌手唱得好听、观众掌声高说明效果好。但是声乐比赛,不能因为观众的喝彩而产生一点失误。评委的评审有很多鉴别条件,比如选手的音准、音色、节奏、技术发挥程度等等。有些人形象、气质俱佳,嗓音条件很好,但怎么就是不会唱歌;有些人很会唱,但音色就是不好听,要找到一个演唱技巧也好,形象气质俱佳,舞台驾驭能力强的选手,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也正是比赛的意义所在。”

吕继宏表示,特别是今年,要求选手演唱曲目中必须有一首是古曲。古曲不是大众歌曲,很多词面都很难读懂,有些古曲,就连评委自己也未必很熟悉和懂得演绎。吕继宏说,其实听到观众起哄时,他都很想站起来解释一下,但很遗憾比赛没有设置这环节。

选手通病:喜欢“小马拉大车”

目前进入到半决赛,听了这么多选手,吕继宏感觉他们有一个通病,就是选曲的时候喜欢贪大。“俗话来讲,就是喜欢小马拉大车,选曲非常重要,要选择适合自己唱的曲目,量体裁衣,看菜吃饭,游刃有余,不要一味挑战高音。有些选手唱到最后一句,好像就仅剩那么一口气,"我的妈呀",评委都替他捏一把汗,生怕他唱不下去了。”

谈到对选手的建议,吕继宏表示:“现在很多年轻演员总是在模仿,并没有深刻感受到歌曲的内涵。唱歌艺术就跟画画一样,要有浓有淡,有轻有重。比如我早期的歌曲《再见了,大别山》,这次也有不少选手选唱。但歌曲讲的是什么?一位老将军,多年后回到战斗洒过血的老区来,他的心理是很复杂,可是我听不到这些东西。在此我还要告诉选手们,我们比赛,不是比谁声音大,音调高。是要将完整的作品献给听众的,光凭模仿是永远出不了艺术家的。”他还提示,这次比赛的场地设在广州大剧院,由于剧场大,声音不是那么容易出得来,不少选手一上台就慌了,拼命用力喊,结果适得其反。“现在是我们给选手打分,30日晚上的演出就是我们上台唱,说不定观众也要给我们打分,30日下午走台的时候我也得认真准备。”

金钟十年:选手水准越来越高

今年金钟奖迈入十周年,吕继宏说:“这是我第4次来金钟奖当评委了,广州的观众非常热情,整体欣赏水平都有所提高。”此外,他感觉,选手的整体素质也比以前提高了许多,“大家的水平越来越接近,有时候我真的很为难,感觉这既是在评选手,也是在评评委的鉴赏能力。”不仅如此,金钟奖在国际也有了一定影响力,“在我们国家,乃至周边一些华人很多的地区,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去年我去非洲,那里的华人朋友还在跟我打听情况,说想来参加比赛。”

而谈到金钟奖的未来,吕继宏建议,从赛制上,“每个选手不用演唱这么多的歌曲,其实选手一开口,两三句唱完评委就对她的整体水平有个数了。可以通过减少曲目来争取更多机会给更多的选手参加比赛。”目前“北有青歌赛,南有金钟奖”的格局,吕继宏说:“青歌赛也在不断地总结完善,作为电视选秀,它在比赛的同时还偏重观众的参与和娱乐功能,比如很多人就不看选手唱歌,只喜欢盯着他们答题的环节。金钟奖要更加突出自身的特色,办得更有权威性,在宣传上更为多元化。”

[责任编辑:陶颂] 标签:吕继宏 金钟奖 青歌赛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